• 践行雷锋精神 爱心温暖你我

    践行雷锋精神 爱心温暖你我 麻醉学系在市白浪河湿地公园开展环保活动 摄影 陈 凯 2018年7月4日,青州,一位老人跌落在地,手脚抽搐。周围的人们后退出一个圆形,惊恐的窃窃私语在周围蔓延。忽然人群向两边散开,我校附属医院医生钟莹莹冲到老人身边,找来一双筷子清理老人口腔,随后开始捋老人的身体,整个施救过程持续了20分钟左右。直到老人恢复意识,钟莹莹医生才悄悄离开了。 我校临床医学院副教授刘志军博士自2015年以来,一直坚持对青州市王坟镇河北崖村扶贫捐赠,并义务为全村百姓拍摄全家福等。 2014级学生张勇杰在学校采集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并配型成功,救治了一名15岁血液病患者的生命。 ······ 他们当然不会称自己为雷锋,但是他们用行动诠释了雷锋精神,并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让雷锋精神熠熠闪光。 校园里,大学生志愿者们也在以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3月16日上午,护理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联合附属医院科室医生,举办“学习雷锋精神 助力义诊之行”志愿服务活动。在诊所,志愿者们接受了来自一线医生的系统教育,这些专业培训让同学们雷锋精神的实行不再原始自发,而是变得更加系统完善,服务也更加细致入微。而同学们的奉献精神也为义诊的服务对象减轻了些许痛苦。志愿服务队还开展了“关爱折翼天使”活动。志愿者们和残障儿童们一起玩耍、为他们带去温暖与快乐。也许多年以后,这些受到帮助的孩子们会转过身来帮助更多和他们有一样境遇的孩子们,这是一种正向的循环,也是一种善意的传递。 3月17日,心理学系学生党支部组织“心灵关爱”志愿服务队赴华都颐年园开展“家国情怀 我心之本”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队将关爱带给了老人和自闭症儿童,用悉心的关怀温暖彼此的心灵,用切实的行动播撒善意。 3月7日至28日,医学检验学系开展“阳春三月学雷锋 志愿奉献暖意浓”主题系列活动。志愿者们在服务中心探望老人,为他们献上祝福和陪伴;他们在草坪上、走廊间清理污垢,为同学们创造了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他们在市中心、献血车旁忙忙碌碌,将无偿献血的观念传播给广大群众;他们在校园中朗诵诗歌,情景演绎,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鼓舞人心的雷锋精神。这些志愿者们手携手将个体的力量联合在一起,只为达成那更加善良、更含人情味的美好愿景。 这些活动不仅仅是对雷锋精神的继承,更是对它的传承和弘扬。这些活动仅仅是我校师生践行雷锋精神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的志愿者、更多的服务活动正惠及整个社会,正激励着越来越多的潍医师生成为雷锋精神的继承者和弘扬者。

  • 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 春 是最最稚嫩的小芽儿 从冷冰冰又黑漆漆的地底冒出来 是叽叽喳喳的鸟儿 成群结队地从南往北 是万物复苏 是生机勃勃 初生的花儿 带着懵懂的芬芳 冒尖的草儿 带着对春天的期待 朝阳烁辉 未来可期 新生似乎一直与消逝相对 就像昼夜一直交替 就像鱼与飞鸟不可改变的距离 只是 当躯壳被氧化得七零八落 当卑鄙和高尚的灵魂化为泡沫 当与之相关的记忆消失殆尽后 消逝不也是一种新生吗

  • 清明悼英雄

    清明悼英雄 又是四月至,仿佛是同往年一样的清明,春花悄绽,树芽初黄。正当人们沉醉在这一年中最靓丽和暖的时节中时,突如其来的消息,却让这个本就充斥着伤情与凉意的节日添了更多悲痛。 凉山大火,英雄无法再归来。三十条鲜活的生命,以肉躯化作坚盾,成了这个清明催人泪下的最美逆行者。十八岁,二十岁,何人不曾为人子,只因身担国家职。无暇理会好友的微信消息,和父母的最后一个电话还来不及拨出,他们留给我们的,只有最后带着阳光笑容的黑白影像,和视频中毅然决然的高大背影。 河山无恙,英雄走好。得知儿子牺牲,一位烈士的母亲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我希望你下辈子还做我的儿子。我们无法切身体会她是以一种怎样痛苦而绝望的心情写下这样一句话,甚至连言语上的安慰都显得那么苍白而单薄。也许我们最后能做的,就是送好他们,守好凉山。烈士们的葬礼当天,成千上万的西昌群众自发来为他们送行,哈达和鲜花,希望能成为他们离去路上最美的陪伴。 清明啊,我从未想过你是如此的沉痛而悲伤,这个四月似乎因为这些年轻人而变得更加炽热而伤情。 面对噩耗,我们痛苦,可我们也更加会反思。痛苦的背后,我相信越来越多的人会思考,每个生命都是如此可贵,面对消防这一职业低龄化的情况,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一次又一次威胁着这些祖国大好希望的生命安全,我们又应该有怎样的举措和方案来保护这些用生命保护民众的英雄? 英雄是一个多么光荣的称号,可我们更希望永远都不要给他们成为英雄的机会。清明悼,送英雄。

  • 珍惜当下

    珍惜当下 临近清明,早春的闷热让人有些许的浮躁,“清明时节雨纷纷”,而这闷热是否预示着雨季的到来?清明前后又是否注定是要下雨的? 清明,是世人祭奠追忆已逝亲人的日子,对我来说亦有着更深刻的意义。“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孩童时总觉得死亡很遥远,直到八岁那年的清明节。那天的乌云笼罩着整片天空,小雨淅沥沥地下着,心情也像是被乌云笼罩一样,心中烦闷无从排解。一切都像是有预兆一样,傍晚的一通电话使原本平静的家,方寸大乱。三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回到了许久未归的老家。大铁门未上锁,似乎是在给我们留着门,夜晚的风吹得铁门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走进院子,看着屋里闪着昏暗的灯光,嘈乱的声音从屋里传出,父亲领着我和母亲朝屋里走去,母亲的脸上已被泪水打湿,屋里围了一群望去眼生的人,越过他们,那熟悉的背影闯进我的视线。是外婆啊,我跑到她的身边,看到她攥着躺在床上的外公的手,轻声啜泣。八岁,刚刚开始记事的年龄,也听说过什么是死亡,但面对外公的离世,有些让我惊慌,也让我有点害怕。那段回忆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而外公那消瘦的脸在我的梦里一次一次变得模糊。但是,我永远都记得那个唤着我的乳名,在后院陪我摘果子,领着我去田地里收稻子,身体格外硬朗的外公。 外公突然离世的那一年,我几乎没有见过母亲的笑脸。她总是一个人坐着发呆,晚上背着我偷偷流泪。长大后我才突然明白,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双亲去,此生只剩归途。从那一年开始,我发现每年清明节都会下雨,可能是上天以雨为泪,洒落了一地的哀思。时间飞逝,见惯了身边老人的离世,听说了许多人世间的无常,就像我们无从把握自己的出生一样,我们也无从掌控自己的死亡。亲人的离去亦是如此,除了让眼泪从脸上流过,思念在心中封存,我们无能为力。当我们直面死亡的时候,我们不再执着于那些可有可无的东西, 心胸突然变得豁达淡定。所以,仓央嘉措才说,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 “生而平凡,亦又不凡。” 经历了死别,才懂得珍贵。明白了死亡,才能更好地活着。每年的清明,在思念已故亲人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亲人对我们的期望。清明过后,花会开得更红,草会变得更绿,大树会变得更加茂盛,河流也在不停地流淌,一切都会越来越好。而我,将带着亲人对我的期望,昂首向前,不惧困难,积极乐观地向着未来前进。 “生如夏花绚烂,如秋叶飘零,而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 既然不知道死亡何时会来临,那便珍惜当下,让有限的生命迸发出无限的力量。

  • 清明 清明

    清明 忆清明 清明 清明 清明 我总是这样呼唤 天边 树梢与河傍 像牵线的风筝 远远又近近 清明 清明 应是深处眷念的物是人非 记忆里轻笑的你我 曾在生命的轨道里彼此重叠 还有不断重复的轻言絮语 清明 清明 应是眼眸倒映的春光烂漫 长风起了柳絮 飘摇不知殇 暖阳撒落 细嗅春的气息 我们在天际放逐高歌 将预留的空白一点点填满 念旧事 望新生 当新与旧在这个时节相遇 我们应该放下什么 又朝着哪里前进 我能想到的很多很多 从告别到迎接 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