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课堂

教之本在师

期次:第31期    作者:□周玉龙 杨思远   查看:69
    每每提及“教师”二字,凡曾遇良师者常能会心一笑。而对于我,对于许多研习组织胚胎学的同学而言,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的,往往就是李老师。而回想与李老师相处的点滴,最令我难忘的,还是那第一堂实验课……
    “报告!”
    “赶紧进来吧,换好衣服咱们开始上课了。”
    第一次实验课便迟到,我的心里满怀歉意与忐忑,李老师却未曾批评我,他目光灼灼,却面带笑意,这使我稍稍安定下来,集中精力开始听讲。
    简短的自我介绍后,李老师并未直接开始实验,而是先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两幅图片,让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依据图片中组织的结构特点,探讨给出的问题。课堂顿时热闹了起来,倘有尚游离在课堂之外的同学,此刻也能在积极的氛围中回过神来,投入到学习中来了。
    我一边跟同组的同学分析,一边动笔记录。李老师早在上课前就为我们准备了预习资料,如今讨论起来自然轻松了很多。气氛正热烈,李老师又说,如果答案合适,老师会给所有同学一个小惊喜。此言一出,我们眼神一亮,争相回答问题。李老师让我们依次起立,仔细地听着我们的答案,不时在回答结束后给予补充,并不打断我们的思路。如此,课堂节奏不急不缓,我们也在聆听中重又温习了此次实验的基础知识。
    下课时,李老师温言道:“给大家多放十分钟电影。”一下子明白过来之前的“奖励”,我们相视而笑。
    再上课时,李老师以之前的几个问题为引,自然而然地开始带我们通习知识点。每每讲到重点,李老师总会格外强调“这里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说得多了,同学们逐渐有了辨析重点知识的直觉,也会跟着老师复述“很重要”三字,一时笑声迭起。
    待开始实验时,我们早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先前虽只有纸上谈兵,但经李老师多番指点、反复巩固,知识和操作方法早已烂熟于心了。我们按着要求放入玻片、调节显微镜进行观察,找到要求的结构时,我们欣喜着想叫李老师过来,却全然不知老师一直站在身后。四目相视,李老师先是大方地夸赞了我们,紧接着又弯下腰,详细地给我们讲了讲标本结构的特点和如何区分。我抬头望向李老师,恰听见他的轻声提醒:“不论是哪个老师的课,都要记得按时到,迟到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明明是一句训斥的话,但李老师严肃中浅藏的笑意,并未使我觉得难堪,只是暗暗记下这句教诲,决心以后绝不迟到。
    老师转身而去,一丝不苟地为每一组同学讲解,语速不紧不慢,恰能抓住听课人的注意力,同时又留足了反应时间,让同学们思考并及时提问。
    临下课时,李老师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小作业”——以小组形式,手工制作组织、胚胎或皮肤的模型。“材料不限,制作时可以依照教材上的图片,我也会上传一部分模板。”李老师笑道:“不过仅供参考,下次上课前,我们先来分享一下同学们的创意,好的作品会挂在外面橱窗里面展览,供同学们借鉴学习。”
    次日,当我打开智慧树网时,收到了一条新推送——组织胚胎学的网课更新了。而主讲人里,赫然写着李老师的名字。身为学生,我难以想象李老师利用少有的课下时间,和教研室的老师一起商讨网课的内容,又根据我们的学习情况反复修改课件,最终凝炼上传,这究竟要付出多少心血。我只有心怀谢意与敬意,点开“播放”键,认真地开始听课。
    想来,并不能仅用新颖、别致来概括李老师的课,亦无法用亲切、和蔼、教学相长等简单地概括。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古人常云,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而李老师的课,活泼在课堂气氛,精彩在教学方法,精髓在循循善诱。课如斯,师如斯,焉能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