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推进信息化医学实验实训平台建设

期次:第26期       查看:53


贴近医院的实验实训环境


    2008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以来,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始终将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导向,以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为主线,以高度信息化为支撑,打造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平台+模块”一体化综合实验实训平台。


  一、基本概况


    医学实验实训平台是以岗位胜任力培养为导向,在整合基础医学与临床技能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麻醉和护理等专业实验室基础上,投资1.5亿元建设而成。该平台基于贴近临床真实环境的要求,建设了模拟诊室、模拟ICU、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模拟产房、模拟腔镜室等实验实训环境;基于模块化“共性+个性”“虚拟+真实”与信息化支撑要求,搭建了仿真、模拟训练系统,医院诊疗HIS系统,录播实训翻转与过程评价系统、3D情景模拟系统以及OSCE考试系统等综合实验实训平台。基于基础与临床整体贯通,能够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实验实训要求,构建了递进式培养的“立体化(stereoscopic)、开放性(openness)、多层次(multi-level)”的SOM医学实验实训课程体系。

    目前平台总面积16000平方米,有高级综合模拟人、高级心肺复苏模拟人、四大穿刺模拟人、脊柱损伤模拟人、多功能护理人、心肺听诊及腹部触诊教学系统、高级分娩综合技能训练模型、高级妇科检查模型、孕妇腹部触诊及胎心监护模型、高级分娩与母子急救模型等仪器设备11100余台,总值9543万元。主要承担临床医学、麻醉学、护理学等11个医学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任务并对社会开放,每年可开出实验项目534项,其中虚拟仿真实验项目330项。


  二、建设理念


    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资源共享、提高效益、持续发展的原则,秉承贴近临床、需求驱动、学以致用、虚实结合、信息化支撑的建设理念,以建设国内一流实验实训平台为目标,以培养“三实一强”应用型医学人才为根本,以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为主线,以高度信息化为支撑,打造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平台+模块”一体化综合实验实训平台。


  三、平台建设


  1、学科、专业集约重组,实验平台资源共享,实验课程体系重构


    本着资源共享、学科“融合、优化、重组”一体化建设的理念,打破原实验室管理体制,对医学实验教学机构进行了改制重组,成立了直属学校管理的医学实验实训中心。以实验教学实战化为目标,对实验教学项目与内容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建设了人体解剖与断层影像、形态学、机能与行为、分子医学与细胞诊断、PACS医学影像、临床思维训练、临床技能、急救与复苏、临床综合能力考核九大模块,构建了医学基础与临床整体贯通的SOM医学实验实训课程体系。如整合完成的临床技能课程包括100项操作,涵盖内、外、妇、儿、五官、精神等临床基本技能,覆盖学生培养全过程。


  2、信息化技术的开发建设和运用


    一是建立了可视化实验教学系统。实现实验教学的可视化记录、传输、交互和评价,积累形成了医学实验实训教学多媒体校本资源库,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二是本着“以实为本、以虚补实、虚实结合”的原则,充实完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投入2100万元,充分运用模拟技术、虚拟仿真技术、计算机模拟病人、标准化病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建设了3D信息技术下的情景仿真急救复苏训练室;同时,与上海梦之路数字化科技公司等多家企业、国内其他知名医学院校及17家附属医院开展校企、校校、校院合作,建成了临床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云平台,该平台包括九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块,虚拟仿真实验项目330项,其中自主研发特色项目38项,研发成果和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推广到全国100多所高校。(下转第二版)